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1 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教学课件 单元解读 分层作业 单元复习 单元测试 答案 详解 写作素材 单元学习任务 DOCX   27页   下载877   2024-05-14   浏览324   收藏667   点赞4596   评分-   15023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1 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1页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1 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2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超越时空对话 寻找心灵山水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主动积累常用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丰富文言积累。 2.品读山水美景,感悟作者情怀,体悟人生哲理,探究山水背后的文化意蕴。 3.从古人面对精神困境的态度中,汲取精神力量,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境。 学习重 难点 1.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丰富文言积累; 品赏山水美景,感悟作者情怀,体悟人生哲理。 2.难点:探寻山水背后的文化意蕴。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的劫后余生如何在颓废中生出豁达? 姚鼐经历同僚的打压,如何从仕途困境中悟出生机?他们都找到了同样一位老师一一自然。当苏东坡与赤壁相遇,当姚鼐与泰山相遇,山水或许还是那片山水,人却已经获得了新生。本次课就让我们来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相遇山水美景,感悟作家情怀,体悟人生哲理, 探寻山水背后的文化意蕴。 二、学习任务 预习任务: 通读《赤壁赋》《登泰山记》,正音正字,借助课下注释和《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从下面任务中选一个完成,把有疑惑的语句整理在积累本上,课堂上进行讨论解答。 1.通读两篇文章,对文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批注。 2.用表格的方式梳理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和文化常识。 学习任务 一 梳理词句 夯实基础 1. 学伴互助 在小组内互相传阅你为《赤壁赋》 《登泰山记》做的文言知识梳理,讨论并尝试解决留存的疑难词句,整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你来我往 小组代表呈现本组问题,可指定某一学习小组回答。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3. 重点呈现 任务 赤壁赋 登泰山记 备注 积累重点实词 辨析词类活用 辨析虚词 积累通假字 发现古今异义词 辨析特殊句式 积累文化常识 预设: 4.检测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酒 属 客和 属 予作文以记之的“ 属 ”意义完全相同。 B. 歌 窈窕之 章和扣弦而 歌 之的“歌”意义完全不同。 C.石苍黑色,多 平方 ,少 圜 中的“平方”与现代汉语中的“平方”意义一致。 D.浩浩乎 如 冯虚御风 和 纵一苇之所 如 中的“如”意义不同。 答案: D A项,劝请/同“嘱”,嘱托。B 项,均为“歌唱”。C项,古义:平的和方形的。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平方米D项, 像/往、到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况 吾与子 渔 樵 于江 渚 之
7160《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1 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