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
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传诵千古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朱增泉在《文赤壁》里写:“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造化弄人,造化却也成全人,苏轼经历生死之后,对于生命的认识更为开阔博大,对于人事更为豁达慈悲。近千年后,有人在面临死亡时说:“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苏轼经历过死亡,亦当如是。只是,彼时真正的死亡离他还很远,在死之前,他还要经历一次比一次困厄的贬谪,一路向南,他的归期也就离他的死期不远了。当下,苏轼经历过“死”,却离真死还远。
北京四中语文课【名篇品读】06《赤壁赋》必修上册第七单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