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梁艳 学 校:北京市八一学校
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梁艳 学 校:北京市八一学校
学习目标梳理刘和珍相关事件,概括刘和珍的精神品质,感受鲁迅对革命青年的敬意。品读语言,感受鲁迅悲愤交织的复杂情感,理解鲁迅的理性反思。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感受鲁迅语言的战斗性。
学习任务任务一: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任务二:面对刘和珍的牺牲,鲁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任务三:面对“三·一八”惨案,鲁迅有怎样的思考?
预习任务 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查找背景,概括并梳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
背景介绍 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文章结构一、二:悼念逝者,叙述写作的缘由。三、四、五:回忆交往及记叙死难经过。六、七:思考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学习活动(一) 梳理相关文段,概括刘和珍的形象特点。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是怎样一个青年?
刘和珍相关情节事件一:预订《莽原》事件二:参加师大学潮斗争事件三:徒手请愿牺牲
事件一:预订《莽原》 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
高二【语文(统编版)】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