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上期高
2025
届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适应性训练试题
本
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澎湃新闻的微信公众号八月九日发表文章,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官方微博账号“东风快递”的一份征兵文告:好消息!好消息!世界一流、包吃包住的东风快递——招(
zheng)人(bing)啦!
这份文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最后一行采用的特殊的修辞方式。而澎湃新闻在结语处采用了同样的手法:看了这么硬(
tu)核(wei)的宣传你还在等什么?
这是近年网络文章中非常流行的一种修辞方式,括号内外的几个字或拼音连起来,分别构成两个不同的单词或短语。它们放入句中都可以念得顺,但意思相异。例如:为了做(
an)好(shi)科(bi)研(ye),许多研究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
有人将这种修辞方式称为“注音心声体”。“注音”指的就是其在形式上的特征,
“心声”是指它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两个不同声音。
大部分情况下,括号外的表述都更加“官方”、正式,但括号内所要表达的,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所在:所谓“招人”,其实是“征兵”;表面上夸奖对方“硬核”,实际却是说其“土味”;说的是“做好科研”,真正想的却是怎样“按时毕业”。它可以看作两个文本的并置、对比与复合,一个是由汉字承载的公开而“正式”的文本,一个是放在括号里的“半遮半闭”的文本。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在隐藏信息的同时,又故意将破解其秘密的线索展示给读者,逗引读者去揭开更深层的真相。隐藏与指点——它同时召唤出两个相反的行动。
从修辞的角度看,“注音心声体”可以视作一种委婉语。但一般的委婉语意在对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加以修饰、润色,使其看起来不那么直接、坦率、咄咄逼人。“注音心声体”却恰好与之相反,其目的是“欲”盖而弥彰:“盖”只是手段,其最终目标还是“彰”。
它将我们在生活中彼此心照不宣的“潜台词”公然摆上台面,同时又假装是“不小心”
【2024年01月】成都石室中学高二期末适应性训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