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试题试卷与研究 调研模拟

【2024年01月】成都七中高2025届高二上期语文期末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名校试题 参考答案 整卷 套卷 PDF   14页   下载0   2024-01-10   浏览34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1323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4年01月】成都七中高2025届高二上期语文期末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第1页
【2024年01月】成都七中高2025届高二上期语文期末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1 高2025届高二上期语文期末复习题二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 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 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 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 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 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 ,即有了樊於期的人 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 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 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 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 理。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 还是康有为。”(《祝福》)根据 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 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 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 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 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 导学生想象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 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 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 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例如,让学生构思“兼
【2024年01月】成都七中高2025届高二上期语文期末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