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籍号填写
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它
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
35分
)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一
:
长江古称“江”
,
因其流长,其名衍为“长江”。古人受限于视野和测量手段,对长江主流和源头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大抵是循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而逐渐清晰的。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江汉交汇处的江汉平原一带,早期文明较为兴盛。荆楚先民驾舟穿行于湖泊、河网之中,有感于
“
汉之广矣
”
产生了江、
汉谁为
主流的困惑。
汉水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自古就有“天汉”“云汉”之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都有涉及汉水的诗篇,如《大雅·江汉》有“江汉浮
浮
,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
洸洸
”
;
《小雅·四月》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
;
《国风·周南》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等。秦末争战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随后,刘邦以汉水流域的汉中为基地,征讨攻伐,终于建立汉王朝,由此,汉水流域成为汉文明的发生地,“汉人”“汉字”“汉语”“汉服”等名称遂应运而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有“
岷山导江
”之说,后世遂多以为长江发源于岷山。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指出“岷山在蜀郡
氐
道县,大江所出”。唐代《蛮书》也将岷江认定为“外江”。宋代由于在西南地区采取收缩政策,故对大渡河以上长江干支流的认识还不如汉唐。明代万历年间,章
潢
在《图书编》中首次指出岷江并非长江正源,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数十年后,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循金沙江而上,经过实地查考,探寻到金沙江比岷江更长,明确指出岷江为长江支流,而金沙江才是长江干流,但其说法并未被当时的社会普遍认可。直到清初,随着西方先进制图技术的逐步传入,康熙皇帝正式肯定了徐霞客的说法,金沙江遂定为长江源头。
长江径流广远、流域开阔,域内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其历史发展过程也有颇大差异,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按上、
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2024届成都零诊】语文试题+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