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二
单元
资料链接
关于《党费》
王愿
坚
我学着写的几篇短篇小说,大多是革命斗争故事;我学习写作也是从听故事开始的。早在童年时候,就爱听故事。参加革命之后,只要有空,我总是缠住首长给我讲故事。稍后,因为在部队做报纸的编辑、记者工作,更获得了机会,看到和听到了战争中的一些动人的故事。自然,在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要写它们,只是出于年轻人的好奇和为了从中受到教育。想到把它们写下来,那是以后的事。
1953年秋天,去福建东山岛采访的时候,路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有机会接触了一些曾经经历过这段生活的老同志,听到了较多的革命斗争故事。他们向我谈起了1934—1937年间,他们在红军长征以后,留在老根据地山林里苦苦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情形。
这些故事个个都是含血带泪、激动人心的。他们的生活艰苦得难以想象:常常不是几天、几十天,而是成几个月地吃不上粮米做的饭食;野菜、野果是家常便饭。没有衣服穿,只好把香蕉叶子捆在身上遮体。没有房子住,撑起把雨伞来挡风蔽雨。为了
一
口袋粮食或者
一
包用来给伤员洗涤伤口的咸盐,常常要付出很高的血的代价。但是他们却英雄地坚持着,把红旗牢牢地插在山头上。有这样的战士:为了弄到粮食和弹药而进行的战斗失利了,一个游击队员负了重伤,在临死的时候,他对政委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派人到我家去,叫我妈妈把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给大家吃吧!”有这样的群众:为了给山上的游击队送粮食,在碰到巡逻的敌人时,父亲让自己的孩子舍上生命去用脚步声吸引敌人的注意。有这样的党员:自己跑到城里去给有钱人家当丫头,除了完成党的工作,还省吃俭用把薪水交给党作经费。有这样的家庭:父亲牺牲了,母亲领着儿子,推倒了一堵危墙,掩埋了亲人的遗体,然后把一个衣服包递到儿子手里:“去吧,接着干!”
在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在用耳朵听,而是用整个心去接受;它们给了我深刻的教育和强烈的感染。像“艰苦奋斗”这样一个不知见过多少遍
的字眼,开始在我眼前变成了
饱和着
血肉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东西。原来我们的革命前辈是这样“艰苦”,这样“奋斗”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我开始认识了这些人。这些壮美的故事就是这些人以生命和鲜血创造的,是他们美丽的性格的历史。这些故事展现了前辈革命者的高贵品质,显示了人的最崇高的美;使你不能不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爱它,不能不去思索那些蕴蓄在
关于《党费》【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资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