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演荒诞
,畸变寓真言——《促织》《变形记(节选)》比较阅读
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了解小说创作背景和作家作品。
2.理清小说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小说人物形象。
3.鉴赏不同的艺术特色,感受古今中外小说多样的创作风格。
4.探讨小说人物变形后的社会生活本质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小说人物形象。
2.鉴赏不同的艺术特色,感受古今中外小说多样的创作风格。
3.探讨小说人物变形后的社会生活本质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探讨小说人物变形背后的社会生活本质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理解
寓真实
于荒诞的文学笔法。
教学过程
活动情境:
光阴给我们以经验,读书予我们以智慧。为迎接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我校拟举办一场读书交流分享活动。我班拟推荐必修下册中国古典小说《促织》和西方现代派小说《变形记》(节选)两篇“人化虫形”的文章。为助力同学们对两篇小说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文学鉴赏水平,班级将率先进行一次“异曲演荒诞,畸变寓真言”读书研讨会,探讨两篇文章中“变形”的异同。作为其中一员,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和阅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书心得,我们将择优选报参与学校的读书分享会。
学习任务
一
:聚焦情节,体会情感变化
任务点拨: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概括方法,提炼情节关键词,思考不同情节体现出的主人公的不同情感,梳理并画出曲线图,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分享曲线图(可利用智慧课堂投
屏)。
《促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变形记》为西方现代派小说,分别是蒲松龄、卡夫卡的代表作,两个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作家,却构思演绎了相同的变形故事,都是人变为虫,皆为名篇。
1.请概括《促织》《变形记》的故事情节,画出两篇文章的情节发展曲线图,进而在情节图的基础上画出情感变化图。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选出最佳作品。
情节发展
与
情感变化图
2.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表格:《促织》《变形记》两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何特点?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促织》
《变形记》
情节设置特点及艺术效果
①线索清晰,条理分明。紧密围绕“促织得失”这一线索安排情节。
②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波折
一
: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
波折二:神巫指点,成名得虫。
波折三:节外生枝,成名之子拍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
波折四:成子起死回生,
魂化促织
,成家因祸得福。
如此安排情节,避免平铺直叙,起到
6141《促织》《变形记(节选)》比较阅读1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