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
祝福
》
(二)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
19
年
12
月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富伟
北京市
东直门
中学
实施者
富伟
北京市
东直门
中学
指导者
计静晨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课件制作者
富伟
北京市
东直门
中学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
祥
林嫂的形象特点
。
2.把握小说的主题,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
。
教学重点:
认识
祥
林嫂的形象特点
。
教学难点:
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二、交代本节课探讨的
问题
三、
问题探究
过程
四、小结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
祥
林嫂自身因素来进一步理解她的悲剧命运。
1.
介绍电影“砍门槛”的情节
。
2.
观看相关视频
。
3.
提出本节课探讨的话题
:
电影里
“砍门槛”
这个情节的设置是否合适
?
(一)
推想
祥
林嫂砍门槛的原因
(二)提示思考角度
角度1
:
“砍门槛
”
是否符合原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逻辑?
画
祥
林嫂命运
变化
曲线图
。
根据
祥
林嫂
命运
变化
曲线图分析她的性格中有没有反抗性
。
撞
香案是不是真正的反抗
?
“
砍门槛”是否符合命运曲线的发展态势
?
(重点讨论第④点)
角度2
:“砍门槛
”
是否有助于原小说主题的表达
?
结合《〈呐喊〉自序》来理解小说《祝福》的主题
。
讨论
“砍门槛”是否符合小说的主题
。
(三)其他结论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上节课
内容
,导入本课内容。
了解话题涉及的内容,为探
究
做铺垫。
1.
引导学生
准确认识
祥
林嫂的形象特点
;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
祥
林嫂的反抗。
引导学生准确
把握小说主题
,感受
作者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
多角度思考问题
。
收束本课。
高一语文(统编版)-祝福(二)-1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