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四
单元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
一
、
《玩偶之家》引发了当时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问题的争论和思考。娜拉走出家门已是一个多世纪之前的事情,但是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在不停地探究其背后的意义。研读《玩偶之家》(节选),完成下列任务。
1.有西方文学史家评论,《玩偶之家》结尾
娜
拉出走时“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阅读课文,梳理主要的矛盾冲突,说说娜拉为什么坚持“出走”;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同学讨论
娜
拉出走的社会意义。
2.“娜拉出走”是戏剧史上经典的一幕,很多人都曾设想过她出走后的结局。试根据人物的性格逻辑,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说你的设想和理由。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杂文《娜拉走后怎样》,找来读一读,看看鲁迅持怎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
学生在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一些戏剧作品,对于这一体裁的特点已有了一些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欣赏戏剧作品的方法,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戏剧语言等。作为选择性必修阶段的学习活动,
本任务
具有一定的总结性,让学生通过完成综合的研习任务深化对戏剧体裁的认识,为将来自主欣赏戏剧作品奠定基础。
子任务
1主要针对《玩偶之家》进行综合研读。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在他们合著的《文学理论》曾提出,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指针对作品文本进行的各个层面的细读分析,后者则包括与作品相关的传记、心理、社会研究等。他们认为,在研究作品时,“内部研究”应该是主要的,而“外部研究”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这一观点对于实施
本任务
可以提供一些启发。这个任务的两个小活动,正是一个从“内部研究”到充分结合“外部研究”的过程。前一个活动,属于内部研究,以细读作为核心方法,它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文本(条件允许时
可以延伸阅读全剧),梳理情节和人物关系,把握主要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尝试在文本内部找到“娜拉为什么坚持‘出走’”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这一阶段,切忌过度总结、概括,更要避免急于将学生引向某些“标准答案”;应该让学生用从文本中获取的具体内容和真实感受(如“因为娜拉觉得海尔茂自私、虚伪”“因为
娜拉希
望独立地过自己的人生”“因为娜拉在经历了海尔茂的背叛之后十分痛苦”等)
来作
出初步回答。在这一步之后,进入“外部研究”阶段,搜集并研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