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七
单元
单元目标
1.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还要进一步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学习散文作品,要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好的写景散文往往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
3.反复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本单元文章文辞优美,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要引导学生多加诵读,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美。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入手,对一些精彩语段加以分析、品味。
4.在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写法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借鉴本单元文章的写法,写一篇散文,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任务群的主要学习目标与内容是:精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能根据不同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和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散文名篇,内容上以写景抒情为主,兼及叙事和议论。其中既有现当代散文,也有古代散文。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故都北平的秋天,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细腻刻画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留恋和热爱,作者的审美旨趣和性格也隐含在字里行间。朱自清《荷塘月色》写出了月下荷
塘的朦胧幽静之美,也写出了自己的心境,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史铁生《我与地坛》追述了“我”的经历,写出了地坛这一古老的场景对于“我”的意义,景物描写与对往事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充满哲理意味,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苏轼《赤壁赋》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描写了月色下长江的优美景色,心情由舒畅到悲咽,再到达观解脱,表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骈散结合,情景交融,情理相生,堪称绝唱。姚鼐《登泰山记》写出了雪后泰山的独特景致,叙事写景简洁明快。
这些散文名篇有几个共同点:一是景物描写精彩,情味浓厚,情与景完美融合。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
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上册第七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