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篇纯美小说, 而又贯注着一种民族精神。 ——郝宇民《名作欣赏》
壹了解“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提高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贰体会文中对话描写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叁分析水生嫂的人物形象,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肆对诗体小说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目标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等 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知人论世
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他们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
背景补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白洋淀芦苇丛,淀与淀之间壕沟相连,成为白洋淀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利条件,为抗日根据地之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的抗日武装力量“雁翎(líng)队”以芦苇做掩护,乘小船来往于苇田壕沟,神出鬼没,歼灭敌人,袭击日军汽艇,粉碎了敌人用津保航线运输军用物资扫荡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企图。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白洋淀回到人民手中,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和以白洋淀军队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等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白洋淀驰名中外,家喻户晓。
初读感知 整体把握1.简要概括全文故事情节。说说读文之后,你的感受。2.全文以空行标明了小说的三大部分,请用四字句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荷花淀-高二语文名师精讲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