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第七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刘丹妮 学 校: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
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直接论证:真——真——真假——假——假间接论证:真——真——假真——假——假……
间接论证 排除法 反证法 归谬法
排除法不断否定各种错误观点,从而证明某论点的正确性。
排除法示例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只有自己去拿
反证法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论点。
反证法示例鲁迅的《祝福》中,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如果不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就不可能有“旧历”的说法,可是课文头一句就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归谬法 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
归谬法示例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大多来自古代社会,山水草木、日月风雨且不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了,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
学习任务:例句仿写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的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归谬法,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例句:如果作品水平愈高,知音愈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墨家学派的“推” 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所取者,予之也。 (《墨经·小取》)
“推”法举例 儒家观点:君子必古法古言然后仁。墨家论证:所谓古之言、服者,皆尝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则非君子也,然则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后仁乎?
“推”法分析 所谓古话、古衣,都曾经在当时是新的。 而古人说它穿它,就不是君子吗? 那么必须穿不是君子的衣服,说不是君子的话,而后才为仁吗?
儒家:察其类 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鲁迅
知类 先认同对方的观点,然后以“知类”思想为依据,对对方观点加以推论,类推出对方观点的矛盾处,从而得出对立结论,以此驳倒对方。
茶器类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
高二【语文(统编版)】逻辑的力量(第七课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