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驳论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
◎鞠战林
(当代语文学会,北京
100000)
摘要:
有逻辑、有条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不违背社会常识、不违背公序良俗,清晰明了地反驳某种观点、端正某种立场是当代中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时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必须要建立在清晰的逻辑写作思维之上。本课尝试利用丰富的现实事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三段论,引导学生初步明了因果性和相关性的相似和相异,以及幸存者偏差和充足理由律,以便为学生写作
驳论文做好
逻辑方面的相关准备。
关键词:
驳论文;矛盾律;三段论;因果性;相关性;幸存者偏差;充足理由律
【原题呈现】
驳论文
就是为反驳某种观点而写的议论文。写驳论文,会促使你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帮助你学会有效表达观点、参与公共讨论。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
不
认同其观点的一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教学指引】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其中一个写作任务就是选择一篇你
不
认同其观点的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文章,写一篇驳论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采取了由学生自主推荐热点问题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社会上每天都有许多热点,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的许多观点、立场也都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加以批驳,但并不是所有的热点都适合进入课堂讨论、书写成篇的,选择的过程需要教师介入、把关。所以,我首先请学生自行选择、推荐他们认为不合逻辑、适合批驳的社会热点问题。
学生们推荐的热点问题可谓五花八门,经过讨论交流,删除了几个不适合在课堂进行讨论的热点问题,保留了大多数他们自主推荐的热点问题。随后展开民主投票,有四五个话题得票率较高,再展开几轮投票,最终
“
感谢贫穷
”
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成为共同的选择。原因有三:
1.
这一热点问题相关文章涉及的人物与学生的身份相近,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
代入感。
2.
这一热点问题关联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3.
贫穷与富裕问题是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和高度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
“
先辨析热点问题的逻辑错误,再批驳其逻辑错误
”
的方法,由点到面地展开教学。课堂的生成结果也表明,这个热点问题的选择与教学步骤的安排是比较恰当的。
【课例聚焦】
一、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明确矛盾律和三段论
师:
同学们好!根据教学计划,
C05写驳论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