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解说【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文学类(现代诗)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课文解说 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3页   下载1   2023-05-21   浏览17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115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解说【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第1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解说【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第2页
剩余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第 六 单元 《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课文解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 1898年,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19世纪末期的沙皇俄国,革命运 动风起云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军事镇压,四处制造恐怖气氛,试图钳制人民的思想,控制人民的行动。绝大多数普通人深感压抑,渴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力与专制统治做斗争,只能逆来顺受,麻木而小心翼翼地生活。契诃夫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方面,他批判、控诉残暴反动的沙皇统治;另一方面,他又为当时俄国人民的麻木和逆来顺受而痛心。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及其所催生的奴性性格的象征。作者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愤怒地控诉专制统治,批判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文化对人的桎梏,反思人性中的奴性弱点。 别里科夫是个典型的“套中人”。 他很封闭,“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随身带的东西放在一个又一个“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他的一切生活习惯,都“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不仅如此,他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 (布尔金)一块儿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他很保守,很迂腐,“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教的也是古人的“古代语言 ” 。他总认为过去什么都好,其实意味着对现实的恐惧、抗拒。 他很胆小、多疑。他胆小得让人发笑,“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又多疑,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念叨“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从他封闭、迂腐、胆小多疑的行为看,他的所谓“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他害怕变化,害怕发展,所以他干脆逃避现实,以今不如昔来安慰自己。 他又是现行秩序的极力维护者。他在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看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即使官方批准的东西,他也 觉得“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 ” ,总担忧“闹出什么乱子”。至于“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当然引起他“心慌”,即使和他“毫不相干”,他也要“闷闷不乐”。而一旦他发现可能有损自身之事,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解说【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师用书内容】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