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
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文本写作结构。
2.明确剧中人物关系、舞台说明,深入探究文本内容。
3.掌握“社会问题剧”的基本特点,横向比较剧中人物形象,
提升深入思考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任务活动
一
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1
.
作者简介
易卜生(1828-1906)世纪后半期
_
___________
戏剧家。1828年3月,生于挪威希恩小镇的一个富足家庭。1936年,父亲破产。迫于生计,16岁时经由父亲安排,到一家小药店当学徒。1848年至1849年期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
_
___________
》。1850年,研读古典文学。1906年5月23日逝世。
2.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
早期(1850—1868)浪漫主义历史剧:过渡作品哲理剧《
_
___________
》《
_
___________
》。
中期(1868—1891)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
_
___________
》《群鬼》《人民公敌》。
后期(1891—1906)象征主义心理剧:
《
_
___________
》《
_
___________
》
《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
3.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
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
,
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
,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
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
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
,
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
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写《玩偶之家》这个剧本的热情。挪威强大的女权运动
,
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
,
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4
.
戏剧的基本知识
白洋淀派的基本知识
基本含义
戏剧要素
戏剧分类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活动
二
通读文本,明确字词结构
任务活动
三
明确关系,品读人物台词
任务活动
四
关注细节,分析舞台说明
任务活动
五
梳理对话,剖析社会问题
任务活动
二
通读文本,明确字词结构
【情境设计】
通过熟悉课文基本字词和掌握整体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为下一步深入探究文本打下基础。
1.基本字词
颠扑不破: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花言巧语: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心不在焉: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莫名其妙: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2
.
前情回顾
第一幕:
海尔
茂即将
升任银行经理,全家人兴高采烈准备欢
《玩偶之家》2导学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