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把握本诗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本,分析诗歌情感及意象,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迁移应用,进一步领悟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和赞颂,提升个人文学修养。
课时安排
本课课时安排
1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第4课时
课堂导入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设计意图
:
通过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
一
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任务活动
二
反复吟咏,明确内容情韵
任务活动
三
深入诗歌,感悟诗歌情感
任务活动
四
分析意象,明确象征意义
任务活动
一
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1
.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普希金
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他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
抒情诗歌
:
《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叙事诗
:
《茨冈》《青铜骑士》
诗体小说
:
《欧根.奥涅金》
长篇小说
:
《上尉的女儿》
相关链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不要悲伤
/
也不要心急
/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相信吧
/
快乐日子将会来临
/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
现在却常是忧郁
/
一切都是瞬息
/
一切都将会过去
/
而那过去的
/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不要忧郁
/
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
/
快乐日子就会到来
/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
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一切都是暂时的
/
转瞬即逝的
/
而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3.写作背景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任务活动
二
反复吟咏,明确内容情韵
【情境设计】
通过反复吟咏诗歌,掌握诗歌整体结
《致大海》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