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项脊轩志》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项脊轩志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DOCX   11页   下载770   2024-04-02   浏览185   收藏760   点赞1884   评分-   8499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项脊轩志》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页
《项脊轩志》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学习作品通过平常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感情的技巧。 3.品读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学习重 难点 重点:揣摩细节描写,体会文章情味。 难点: 体味作者善于选取日常琐事表情达意的技巧。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1 . 作者简介 归有光 ( 1507-1571)字熙 甫 ,又字开 甫 ,别号震川, 又号项脊 生, 世 称“震川先生”。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主要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2. 写作背景 归家家族曾经一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母亲二十五岁时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一人博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重振门庭。归有光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与冷遇,使得他更加珍视家人的感情,但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三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 (1524),当时归有光17岁,他 通过所居 项脊轩的 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3.字词正音 渗 漉 ( ) 兀坐( ) 修葺( ) 异 爨 ( ) 迨 ( ) 先妣( ) 呱呱( ) 阖 门( ) 瞻顾( ) 象笏 ( ) 扃牖 ( ) ( ) 枇杷( ) ( ) 4. 文言知识 ( 1 )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①乳二 世  ( ) ②客逾 庖 而宴  ( ) ③执此以朝  ( )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  ( ) ⑤垣墙周庭 ( ) 名词用作状语    ① 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 ) ②前 辟四窗 ( ) ③又北向  ( ) ④东犬西吠  ( ) ⑤ 室西连 于中闺 ( ) 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 ( 2 )古今异义 室仅
3092《项脊轩志》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