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三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设计
一
:陶渊明的“田园”
核心任务:
以《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学习为基础,结合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陶渊明作品(《饮酒》其五、《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一),
旁及曾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些陶渊明作品(如《归园田居》其三、《五柳先生传》等),并补入少量教材以外的陶渊明诗作(如《劝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等)。结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陶渊明的生平,研究陶渊明的思想世界。
本任务
属于作家研究,主要从历时性的角度进行研习,主要运用梳理比较、整合联系、猜想验证、诠释质疑等方法进行研究。
选择“陶渊明的‘田园’”作为研习主题,主要是考虑学生中学阶段所学陶渊明诗文均与“田园”关系密切,以往曾入选教材的一些篇章也是如此。这样可以借力课内,适当勾连课外,降低学生理解有关文本的难度,为研习活动的开展提供比较有利的条件。当然,教师也可以选择相对抽象一些的内容(比如“陶渊明的生死观”)作为研习主题,补入《拟挽歌辞》《自祭文》等课外篇目展开研究。
学习过程:
1.进行文本学习,暗伏研习线索
学习《归去来兮辞并序》。注意通过序文部分了解陶渊明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最后一次辞官的缘由;通过辞赋部分感受陶渊明对归隐生活的美好想象,理解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一些与研习任务有一定联系的问题,例如:
(1)陶渊明出仕和辞官的原因各是什么?他以前是否还出仕过?
(2)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在他眼中田园生活可爱在哪里?
(3)陶渊明家里并不富裕,不当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经济来源,他真实的田园生活会是怎样的?
(4)在陶渊明那里,“田园”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归隐有哪些特点?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全面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艺术的同时,围绕与研习任务有关的问题集中进行思考,为研习活动做准备。
2.复习已学诗文,利用课外资源
统编教材中所选的陶渊明诗文,学生已经学过,印象较深,稍加复习即可。少量补入的诗作,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把握其大意,重点把握其思想内容,了解这些诗作是怎样表现“田园”的,理解“田园”的内涵。
3.明确研习任务,提示研习方法。
在学生对相关文本已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布置研习任务,除了要明确具体的任务内容,提示研究方法外,还要重视指导学生了解研习主题从何处来,或者说了解研习主题的形成过程: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田园”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陶渊明的“田园”【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