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第三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刘丹妮 学 校: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
逻辑谬误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文学作品中的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一:歪曲观点把对方观点A歪曲成观点B,然后攻击观点B,又称为“稻草人”谬误。
谬误示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逻辑谬误二:偷换论题 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逃避质疑或攻击。
谬误示例 怎么这么迟回家? 怎么老挑我毛病?
逻辑谬误三:假二择一 明明存在很多种可能性,却说成只有两种可能,迫使对方作出自己所希望的选择。又称“虚假两难”。
谬误示例 20世纪越战期间,美国一些人为反对越战的人张贴了标语:美国:热爱它,要么离开它。
逻辑谬误四:两可两不可 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或“两不可”的错误,可以简称为“模棱两可”。
谬误示例 1.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2.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
逻辑谬误五:不当预设 在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
谬误示例你(克瑞翁)这人,你来干什么?你的脸皮这样厚?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干?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俄狄浦斯王》)
逻辑谬误六:轻率归纳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
谬误示例盘点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级富豪,辍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
逻辑谬误七:不当类比 将两个或两类“假相似”的对象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做法称为不当类比。
谬误示例 太阳是被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人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去被火把照亮。因此,只能是太阳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太阳转。
逻辑谬误八:强加因果 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
谬误示例 如今不知因我
高二【语文(统编版)】逻辑的力量(第三课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