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三
单元
资料链接
中国古代散文鸟瞰
王运熙
中国古代,自先秦至清代数千年来,散文一直很发达,名家辈出,作品繁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就其大类而言,大致有诗歌、散文、辞赋、词、散曲、戏曲、小说、讲唱文学等诸种,其中以诗歌、散文两类尤为发达,在文坛上占据正统地位,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诗、文二者,诗歌一般篇幅简短,宜于抒情;散文则抒情写景,叙事议论,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形式大多数自由灵活,少受拘束。散文以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的优点,便于广大人士欣赏和写作,因而长期来除产生不可胜数的实用性散文外,还产生了大量优美的具有文学性的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题材广泛,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古代优秀散文表现了众多历史人物(包括散文作者本人)的美好品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展示了祖国绚烂多姿的山川草木,有利于培养读者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精神,启发他们积极向上;它们包容着各方面的大量历史文化知识,蕴藏着丰富深邃的智慧,使读者在认知方面获得取之不尽的营养;其丰富多彩的形式技巧,优美生动的语言文采,还能够使人陶醉于美的享受之中。总之,在建设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古代优秀散文仍然能够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
中国古代散文,自其体制而言,又可分为散体文、骈体文两大类。散体文是狭义的散文,又称古文,是广义散文中的主要样式。它的体式语言最为自由灵活,句式长短错落,用语自然,和口语较为接近。它是先秦两汉时代流行的文体,唐宋以来,人们以此为学习对象,因先秦两汉时代古远,就把它唤作古文。作为文学样式的古文,其含义与现在一般以古文指古代文章的意义有所区别。骈体文简称骈文,它讲究形式的整齐工致。要求句子两句相对,如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上下句词语要对称,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骈文滥觞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大盛,唐以后稍衰,但仍有不少作者作品。除古文、骈文外,人们常把辞赋归入“文”的范围。辞赋实际上是韵文(押韵脚之文)。辞赋的体制结构、用词造语,接近古文、骈文,但又像诗歌那样押韵脚,其性质介于诗文之间。明清时代文人编集作品时,往往把辞赋归入文一类,如《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都收有辞赋。除
辞赋外,韵文还有颂、赞、铭、
箴
、
谏
、碑等体,其正文常用四字句,押韵脚,前面往往有一段散体的序,后代也常把它们归入文一类。散文中有一部分短小精悍的作品,或长于抒情写景,或长于
中国古代散文鸟瞰【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