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读普希金的《致大海》【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读普希金的《致大海》【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第1页
读普希金的《致大海》【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四 单元 资料链接 读普希金的《致大海》 魏荒弩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高尔基称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 。 普希金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贵族世家。父亲有很多藏书,叔父又是诗人,当时文化界的名流经常是他们家的座上客。环境的影响,使普希金少年早慧,七八岁时便学习写诗了。还有,普希金从小便由农奴出身的保姆照管,经常从她那里听到民间故事和传说,从而受到民间口头创作的熏陶。1811年,普希金十二岁时,进入彼得堡的皇村学校学习,深受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并和反对沙皇的进步贵族革命团体十二月党人接近。普希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和关于政治问题的辩论。1812年的卫国战争,更激起了他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诗人在青少年时代,为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并受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影响,写了不少反对专制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和《乡村》等,都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反映了十二月党人的革命理想和决心。普希金的政治诗,当时在进步的贵族青年中间广泛流传,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极度不安。亚历山大一世曾经愤恨地说:“应该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弄得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青年都在背诵这些诗。”由于皇村学校一些老师的说情,诗人才免于西伯利亚流放之苦,而被放逐到遥远的南方去。从1820年起,他在那里熬过了四年郁郁寡欢的岁月。 但这种变相的政治流放,并没有禁锢住诗人热爱自由的思想;相反,在南俄期间,他同十二月党人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他参加了他们的秘密集会,并写了号召反对农奴制、杀死暴君的著名诗篇《短剑》,称颂历史上暴力谋反的人。此外,南方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人的奇风异俗,进一步激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热情,丰富了他的诗歌的题材和形象。在这里,他不仅创作了《高加索的俘虏》《强盗 兄弟》和《茨冈》等著名的故事诗,而且还写了《囚徒》《致大海》等卓越的抒情诗。这些作品充分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进步贵族青年寻求社会出路的不安情绪,充满着对上流社会的愤懑和对纯朴的山民、茨冈人的同情。在这个时期,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诗歌达到了高峰。从
读普希金的《致大海》【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