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体会语言风格 品味人文理性
【活动情境】学校“博雅馆”图书翻新,增加了“知识类读物阅读区域”,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类读物”的阅读兴趣,图书馆举办“知识类读本”阅读交流沙龙活动,你作为同学的代表,将以嘉宾身份参加沙龙活动,围绕“语言”话题进行交流分享。班级同学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共读课内四篇文章,为你的分享交流提供思路与想法。
目录活动一通读课文内容,总结语言风格活动二深入文章内部,例析语言特点活动三善用语言特点,原创学术文段
壹通读课文内容总结语言风格
1.通读课内四篇文章,概括四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课文篇目体裁特征语言表达知识性文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演讲稿和论文的改写,具有科普意义的小传。表达简明平实,严谨准确。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科学家的自传片段,科普与传记特色兼具。行文表达充满悬念,有文学色彩。中国建筑的特征科技论文,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渗透传统文化。用词通俗,表达明白。说“木叶”文艺性和学术性兼备的随笔。引经据典,有辞藻文采。活动一:通读文章内容,总结语言风格
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与《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语言风格归为一类,因为两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准确简明,通俗易懂,语言的学术性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的语言幽默生动,《说“木叶”》的语言引经据典,诗情画意,所以这两篇文章可归为一类,语言的文学性更强。2.四篇知识性读物的语言风格各有各的特点,但也有其相近之处,如果将四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归类,你会如何划分,说说划分理由。活动一:通读文章内容,总结语言风格
活动一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语言风格初感知和风格归类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一篇出色的学术性文章,它的语言并不一定是具有不可逾越的专业化门槛,晦涩难懂,相反,具有简明准确的理性之光,和文采飞扬的人文之美,也能引人入胜的同时进行学术宣扬。所以,从这四篇知识性读物中习得其中的“理性之光”与“人文之美”的语言风采,对我们以后的说明文写作,必会大有裨益。
贰深入文章内部例析语言特点
在关于“知识类读本语言风格”的阅读交流沙龙活动中,同学代表需要对同学们今后的说明文写作提出几点关于“语言运用”方面的建议,分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对四篇课文的语言特点解读,为同学代表建言献策。活动二:深入文章内部,例析语言特点22
1.善用数字列举文本依据《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00个药方,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通读课总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