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自【
教师教学用书
】
《窦娥冤》赏析
【必修下册第
二
单元
·资料链接
】
顾学颉
《窦娥冤》是一本取材于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著名悲剧。读了这本悲剧,没有人不感到同情、惋惜和愤恨的。它给人一种窒息和压抑的感觉,同时,也给人以强烈的要求改变这种压抑的启示。窦娥一生的遭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共同的不幸,尤其是妇女的不幸。在她短短的一生中,遭到失母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污官吏的毒刑和判决。这种种不幸和灾难,一下吞噬了她的青春和生命,从而交织成了“惊天动地”悲惨无比的大悲剧。
大悲剧的造成,主要原因有二:间接原因是高利贷剥削,直接原因则是官吏贪污、
狱刑黑暗
和恶霸横行。其间又掺杂着虽属次要、但却是对事态发展有影响的一些原因。
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而元代则达到了最高峰。元王朝在至元年间由政府设立“斡脱所”作为官营高利贷的法定机关,派人经营其事。帝王、后妃、贵臣、军官及寺观僧道、豪强地主,都通过这个机关进行高利贷剥削。地方上的土财主则开解典库
(
当铺
)
作为私营高利贷的处所。私人间的借贷也按照官府所定利率计算。例如本银一锭,满一年,本息共二锭;满十年,本息共一千零二十四锭。这种利息
叫作
“羊羔儿息”。满期,债户无力偿还,那么债户的牲畜、房屋、田地以及妻室儿女便当作抵押品被抢夺走;再不够,就连累到子孙、宗族和亲友,要他们代偿或作抵押。这类事,在宋元人公私记载里屡见不鲜,元杂剧中更有着普遍的反映,“羊羔儿息”已成为最流行的话头在口头上使用。本剧一开始就从高利贷这条线索入手,它的罪恶活动与可怕的后果,一直在支配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窦天章还不起
蔡
婆的银子,才不得不把女儿送给
蔡
婆做童养媳,第一步就注定她失掉自由而堕入只能听从命运摆布的境地。接着,赛
卢医
也因债务的追逼,起了坏心,企图勒死
蔡
婆来摆脱高利贷的束缚,因而发生了犯罪行为。刚巧被泼皮张驴儿父子碰见,救了
蔡
婆。这样一个偶然机会,为他们向蔡婆索取报酬——勒逼成亲开了大门。同时,也是后来张驴儿威逼要买毒药而赛
卢医
不敢不卖,
及误毒死
自己的父亲的张本。剧情
一步紧逼一步,趋向高潮,都是以高利贷为其有形的、无形的线索,并由此而很自然地引渡到张驴儿父子的身上。
张驴儿这类泼皮无赖,在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也是种族压迫的象征之一。他们大多数是“蒙古人”或“色目人”,以属于统治阶级中的游民身份,依仗着与
《窦娥冤》赏析【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资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