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与乐相得益彰 豪放与婉约各美其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群词联
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品味词作,把握词人的抒情形象及表达技法,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
2.反复诵读词作,通过为词配乐,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宋词的不同风格。
学习重
难点
1.重点:知人论世,品味词作,鉴赏词作,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
2.难点:为词配乐,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宋词的不同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任务
一
:
1.查阅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词”“词牌”“豪放”“婉约”等相关语文知识。
2. 借助搜索工具或其他工具了解辛弃疾、李清照的生平和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课中学习任务
一
:听名家诵读,把握情感基调
欣赏名家诵读视频,整体感受词作情感与风格。
自由朗读两首词作,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谈初读感受,请以“我喜欢《XXX》这首词,因为它……”的句式接龙表达。
根据两首词作,
小组交流你所理解的豪放与婉约。
课中
学习任务二:
研读词作,探究思想情感
1.
结合注释,理解字词,读懂大意。
2.诵读词作,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并完善以下表格。
篇目
意象
意境
情感
风格特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
3.
在深入把握词作情感的基础上,
小组合作,揣摩情感的投入与朗诵技巧的运用,
师生共同商讨诵读方面的要点
。
4.学生根据指导,进行诵读训练。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
准确理解两首词的思想内涵,体悟词人的情感意蕴,熟读成诵。
调动知识储备或借助搜索引擎,为两首词匹配合适的朗诵背景音乐。
学习任务三:美读词作,感受词作艺术魅力
1.
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极具代表性。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章的用典,并指出这些典故的来源及其作用
,填写表格
。
古人
古事
用典意图
情感
2.“愁”,是《声声慢》的主旋律,这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词人是怎样写愁绪、愁情、愁心的?
提示: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可以从意象、意境入手,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可以从结构入手。请选
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
词作内容
艺术技巧
艺术效果
学习任务四: 配乐朗诵,创新演绎方式
1.集思广益:学校举办的“古诗词配乐大赛”鼓励创新表达和多样化演绎,请简要阐述你的方案构想。
2.小组合作:从以上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要求自由组队,明确分工,确定活动形式,设想预期成果。
小组名称
小组成
30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联读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