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及设计思路.docx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 DOCX   4页   下载0   2023-03-09   浏览610   收藏0   点赞0   评分-   6008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及设计思路.docx 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及设计思路.docx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任务 一 :随文释义析结构,疏通 诗意初 探究 【预习要求】 1.查阅李白及唐代的相关资料,借助注释疏通《梦游天姥吟留别》。 2.画出《梦游天姥吟留别》行文结构导图。 3.写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文本提出两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一、历史情境导入 在魏晋诗歌的学习中,我们领略过曹操“天下归心”的渴望,也感受了陶渊明“守拙归园田”的淡泊。今天,乘着历史快车 穿越回 唐代,诗人们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精神盛宴呢?让我们走进奇幻瑰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饱饮风光。 二、朗读正音,划分节奏 (一)初读古诗:请同学们先把《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踩准节奏。 (二)强调字音:天台(tāi)、 剡 (shàn)溪、 渌 (lù)、 暝 (míng)、殷(yǐn)、 訇 (hōng)然。 (三)节奏误区预设:虎/鼓 瑟 兮/ 鸾 /回车——“鼓”字本为名词,但在此句中是表示“敲击、弹奏”的动词,属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动词”。其实“鼓”本就有动词义,大家看“鼓”字的甲骨文字形(教师手绘“鼓”字甲骨文字形,如图1),左边是“鼓”的本字“壴”,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 三、展示成果,随文释义 (一)预习成果展示 抽取学生《梦游天姥吟留别》结构导图,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预设:以“梦”为线索,按“梦前——梦中——梦后”行文 第一节:梦游之由(起) 第二节:梦游之境(观) 第三节:梦游之吟(叹) (二)随文释义 教师据学情 就文本的重难词句随文释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疏通诗意。 预设: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惊:使……震惊);訇然中开(中:名词活用为状语)。 四、问题引导,聚焦篇性 根据学生预习过程中的疑惑与提问,归纳出值得用于课堂探究的深度问题,并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作初步思考。 预设:(一)为何李白梦境中多次提及“谢灵运”?(二)诗人写自己的美梦终究被惊醒,想表达什么? 五、师生研讨,教师基于学生见解做出引导 教师问题(一)引导预设:有同学认为李白写谢灵运是因为欣赏他,还因为谢灵 运曾经 到过 剡 溪。假设才高八斗的曹植也到过 剡 溪?能不能把谢灵运替换成曹植呢? 教师问题(二)引导预设:同学们的多元解读值得表扬,但要记住“多元有界”,这个“界”一方面是“以文本为界”,大家在回答时要回到文本寻找可以支撑观点的词句;另一方面,是以“知人论世”为界,要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及设计思路.docx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