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高二【语文(统编版)】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第一课时)-课件

国家云课堂 北京空中课堂 选择性必修上册 PPTX   13页   下载0   2023-10-12   浏览11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346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高二【语文(统编版)】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第一课时)-课件 第1页
高二【语文(统编版)】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第一课时)-课件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第一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陈勇宇 学 校: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1 关注题目,求时代背景,索写作目的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何时何人提出的?今天作者再提这一话题的目的是什么? 3 经济关系中技术的决定性,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科学分属于什么范畴?二者间谁更依赖谁?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2 通读全文,把握结构,感知文章合为时而著 本文是解答一个青年的困惑,解答了哪几个问题?彼此间有什么关系? (1)看到本文题目后,我们自然要问“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呢?请看“必修下”一篇文章中的文段。1.关注题目,求时代背景,索写作目的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经济发展(2)早在1846年,马克思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并阐释了二者间的关系。在这一观点提出近50年,马克思逝世10年后,恩格斯为什么又要提出这一问题呢? 1.关注题目,求时代背景,索写作目的 “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或歪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726页)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695—696页) 1.关注题目,求时代背景,索写作目的 马克思逝世后,由于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歪曲,工人运动中
高二【语文(统编版)】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第一课时)-课件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