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经典论著
提升思辨思维
《深化理性思考》写作素材
【素材积累】
1.
名言警句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
洙
《唐诗三百首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论语·公冶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画旨》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题西林壁》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
人物故事类
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背负奇耻大辱,但是能理智地分析状况,回国后卧薪尝胆,振兴越国,最终灭了吴国。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与思的结合,认为只有学思结合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牛顿:苹果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考,最终促成了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推理推翻了传统的观念,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爱因斯坦:他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真题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
涅
,与之俱黑。”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什么样的环境熏陶什么样的人。但是周敦颐也说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调即使身处污浊之地,也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纯洁的品行。
关于环境对人的影响,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这是一则引语
式材料
作文题。
材料涉及的话题是人与环境的关系。荀子的话,意思是飞蓬生长在麻秆中,不用
扶自然
就会长直;白沙混杂在黑泥中,不用专门去染也会变黑。这里分别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关系,全面论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熏陶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好的环境能塑造积极健康的人,而坏的环境则可能毁掉一个人。而后面周敦颐的话,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这句话强调的是如果身处浊污之中,要做到不随波逐流,不改初心,不受环境的影响,保持自己的纯洁清白。可见,环境可以影响
1601写作:深化理性思考4写作素材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