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
(
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高考链接
三位一体
)
(考试时间:40分钟
考试满分:60分)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
注
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黑色签字笔在本试卷题目前标出对应答案。
3.测试范围:
《怜悯是人的天性》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
一、
基础达标(共33分)
1.(本题3分)选出填入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
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通过新鲜有趣的形式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获得似乎
(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体验。
②
我们读加
缪
的《局外人》,总是惊异于叙述的冷静克制、主人公默尔索对待世事的
(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于是想当然地将加
缪
与“冷漠”“厌世”等负面形容画上等号。真实的加
缪
并非如此。
③
狄更斯二十几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
(一往无前/一帆风顺),一生共创作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
④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人工智能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
(岌岌可危/命悬一线)?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杞人忧天。
(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可声誉如此卓著的卢梭其实和拿破仑一样,并不能算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他一生当中,通常用以下的方式签名“让-雅克·卢梭,日内瓦
[注]
公民”,卢梭祖上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所以,确切地说,
①
。
30岁那年,卢梭来到巴黎,此后,
②
。当时的巴黎人才荟萃,卢梭结识了狄德罗等著
名思想家、学者。他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的内容,自己还创作了七部歌剧;
他在狄德罗的鼓励下,以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参加第
戎
学院征文,获得名次,在法国名声大振。
1753年,第
戎
学院再次征文,卢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应征,虽未入选,但确立了他的名声;他隐居巴黎近郊,1756年至1762年间,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作品;他捍卫自己的信仰,屡遭迫害,像浮萍一样,一会儿流亡瑞士,一会儿逃奔英国,和伏尔泰、休
谟
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么能折腾又信仰坚定的卢梭,一生争议不断。1794年,在去世十六年后,卢梭被以国家英雄的身份葬在巴黎先贤祠。
[注
《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