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斑之彩,见全豹之神
——《学写文学短评》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
了解文学评论的特点,掌握写作文学短评的基本要求,探讨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学写文学短评。
2
.
能集中笔墨,深入挖掘诗词作品,做到文辞相
契
,
精叙详
议,述评结合,修改完善,编写作品集。
学习重
难点
1
.
重点:把握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写作文学评论,编写文学评论集。
2
.
难点:区分文学短评和读后感,把握好“叙”与“议”的比重,编写文学评论集。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
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任务:
1
.
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69-70页《学写文学短评》,了解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想一想,文学短评与读后感有什么区别呢?
2
.
阅读思考:以下三则文学短评语段分别存在哪些问题?
(1)
幽幽山林里,十余亩田地,八九间草屋,陶渊明的欢歌在悠扬《归园田居》可能是陶渊明躬耕陇亩欢歌中最典型的一首。
一百个字带我们
游了一遍丘山,赏了一片桃李,尝了一次樊笼里的痛苦享受了
一次鱼回故
洲、鸟归旧林的自由,远处的村舍依稀可见,村落
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一百来字,字字精妙。
(2)
一首《归园田居》让我思绪万千,依稀看到一位老者踏着田陌缓缓而归,衣
袂
飞扬,两鬓繁霜,在官场沉浮蹉跎了半生,终于顺从了
本性归问内心
所向的草木丘山。开荒南野,方宅十亩,草屋八九,生活简朴清贫,却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
陶洲明
就是那个
人命危浅的
时代里一只
暮
月的倦鸟,一尾孤独的游鱼一棵高做的青松,他勇敢地归于田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而我们呢?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浮华
喧
器的时代里,在这样人潮涌动的快节奏都市中,我们在其中挣扎着流浪,又到何处寻得灵魂的归宿呢?
(3)
《念奴娇·赤壁怀古》由
眼前景
到思故人,最后抒发自己的感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词分上下两阙,
上阙
从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联想起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侧重抒情。开头从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入笔,用“浪淘尽”把永远奔腾的江水与已经消失了的“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故垒”两句,从泛写怀古转入具体内容,
初点题旨
。“江山如画”两句,总结
上阙
,带起
下阙
。
下阙
,词人借描写和赞美周瑜及其功业,并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遥想公瑾当年”六句,描写周瑜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苏轼借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委婉地表
3500单元学习任务-写作:学写文学短评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