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学案
怜悯是人的天性
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认真阅读文本
,
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2
.
思维发展与提升
:
明晰文本严密的论证逻辑
,
体悟文章综合运用对比、类比和举例等多种方法的论说艺术。
3
.
审美鉴赏与创造
:
体会文本运用对比手法以及
“
追问法
”
辨析说理之妙。
自主预习
阅读文本
,
参考表格示例完成表格。
对比双方
前者
后者
邪恶与
美德
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
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益的品质
怜悯心与
自爱心
天性与
理智
野蛮人与
文明人
课堂探究
1
.
明朝学者曹学
佺
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
仗义每多屠狗辈
,
负心多是读书人。请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
运用作者的观点来诠释这副对联的含义。
(
提示
:
着眼于
“
屠狗辈
”
和
“
读书人
”
的不同
,
关注
“
怜悯心
”
的内涵
,
结合文中相关语句
,
用合乎逻辑的语言表达。
)
2
.
探究
“
追问法
”
(
1
)
议论文常常会使用
“
追问法
”
使文章鞭辟入里
,
剖析深刻。本文也善于运用
“
追问法
”
阐释道理
,
明确观点
,
请同学赏析下面文本中表示追问的语句。
在文明人中是不是美德多于邪恶
?
他们的美德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
是不是比他们的
邪恶给
他们带来的害处多
?
在他们已经知道他们应当互相为善以后
,
他们的知识的进步是否足够弥补他们互相造成的伤害
?
最后
,
从总的方面来衡量
,
让我们评判一下
:
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
,
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
,
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
,
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
?
(
2
)
请从文本中找出其他运用
“
追问法
”
的语句并赏析妙处。
运用
“
追问法
”
的语句
赏析
3
.
本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
除了对比论证方法外还有哪些
?
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核心素养专练
查找孟子
“
性善论
”
和荀子
“
性恶论
”
的相关素材
,
确立观点
,
并用
“
追问法
”
阐释。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对比双方
前者
后者
邪恶与
美德
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
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益的品质
怜悯心与
自爱心
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
天性与
理智
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
激动的天性能使人产生怜悯心
训导人们时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
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头脑的思考加强自爱心
训导人们时用“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
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4课2怜悯是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