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修辞立其诚”考辨(节选)【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修辞立其诚”考辨(节选)【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第1页
“修辞立其诚”考辨(节选)【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第2页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修辞立其诚”考辨(节选) 赖积船 、赖鹏 “修辞”与“立其诚”的语义关系 有人认为“修辞”与“立其诚”是一个单句,“立其诚”是对“修辞”的阐述,是“修辞”的目的与归宿。然而从孔颖达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可以看出,孔氏是把“修辞”与“立其诚”当作两个句子看的,它们共同的主语是省略了“君子”。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是可靠的。二者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也正如孔氏所说的“内外相成”,换言之,君子对“诚”的讲究,可以更好地促成“修辞”(即讲究辞巧与经营内容),“修辞”过程也能提高君子“诚”的水平。再换言之,“立诚”是“修辞”的出发点,也是“修辞”的目的之一。 “立其诚”的含义 我们知道,上古时期的词语发展到后代往往在词义上有所变化。尤其是有一些常用词,用后代常用的义位去理解,虽然在上下文里也能使句子成立,但却丢掉了很多原来的文本信息。如,《论语》里的“人不知而不 愠 ,不亦君子乎”中的“知”如果按照后代的义位“知道,了解”去理解,也能使句子成立,并且能把句子讲通,然而,它在上古时期的义位与后代的有所不同。据 刘宝楠的 考证,它指的是 “ 了解并启用(某人) ” 。用这一义位去理解《论语》中的相关句子,便可发现它的含义要深刻准确丰富得多。那么,《周易》中的“诚”的义位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据作者的考察,“诚”的含义可以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行事谨慎 其一,态度方面要“敬”,即《论语》中的“敬事而信”的“敬”。《大戴礼记》: “ 《春秋》之元……皆慎始敬终云尔。素诚繁成。”王聘珍《解诂》曰:“《广雅》云:‘诚,敬也。’……素诚繁成者,言昏礼于始能诚敬,必繁衍于其终也。”《大戴礼记》是公元前的语料,其中的“诚”就含有“敬慎”意义, 说明《周易》中的“诚”也可以含有这一意义。更有力的证据是《尚书·太甲下》: “ 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孔《传》解释说: “ 言鬼神不保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这是明显的把“诚”讲成“信实 不 欺”。然而,钱大昕把它讲成“敬”,在《广雅疏议》中针对“诚,敬也”条,他举的例子就是“享于克诚”。这说明该“诚”的义位中不仅含有“诚实不欺”义,也含有“敬慎”义。这说明《周易》中的“诚”也可以是这一类情况。《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吕子约》中有:“近看遗书说‘修辞立其诚’,乃是体当自家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事实。”这说明朱子是把“诚”看成“
“修辞立其诚”考辨(节选)【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