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物境与心境交互染色——《声声慢》赏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高中语文教师用书】

词语(含成语) 其他基础 教师用书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DOCX   5页   下载0   2023-07-25   浏览25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417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物境与心境交互染色——《声声慢》赏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高中语文教师用书】 第1页
物境与心境交互染色——《声声慢》赏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高中语文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资料链接 物境与 心境交互染色 —— 《声声慢》赏析 朱靖华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它深情婉转,造语新奇,被后人誉为“绝唱”。 南渡后,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巨变。金人的笳鼓,击碎了北宋王朝的天堂迷梦,清照的美满家庭和她的“穷 遐 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录后序》)随之破灭了。更有甚者,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还使她失去了感情笃厚、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国破、家亡、夫死的种种悲惨遭际,使她的孤寂凄清的心绪与日俱增。这首词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成的。 词一开头 ,就“创意出奇”(罗大经《鹤林玉露》)地运用七组叠字,描绘了一个若有所失、心神不宁、郁郁寡欢的愁妇形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七组叠字,可谓起势峻耸,它层层加浓渲染了愁妇的三个心理发展过程:首先,“寻寻觅觅”,是愁妇内心空虚试图寻觅精神慰藉的表现。周邦彦有“闲寻旧踪迹”(《兰陵王·柳》)之句,陆游也有“推愁不去还相觅”(《老学庵笔记》)的感受。李清照此时此地所产生的这种心绪,是极其自然而真实的。那早年的 蹴 荡秋千、 烹茶猜书的 欢乐,那秉烛对读、 研 摩古玩、鉴赏奇字的甜蜜夜晚,这一切的一切,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重温旧梦、追寻往昔的希冀失望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滋味。紧接着,过渡到第二层,寻觅无所得,她便环顾四周,只觉得残秋沉寂,一片冷清,连同她内心发出的阵阵寒冷,浑身顿增难以排遣的凄凉和痛楚。于是,主人公的心绪顺势推进到第三层:死生悬隔,一切都成泡影了,面对 一 逝而 不 复返的人生,剩下的只有孤寂哀愁、 自悲 自 恸 了。因而她立即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凄凄惨惨戚戚”的痛苦之中。 冷清凄惨,不能给人霎时解脱,偏偏又遇上了“乍暖还寒时候”。天气的冷暖多变,正是万物萧疏的残秋季节,所谓“离人心上秋”,它最能勾起人们的愁思和烦恼。因此,原想把身体调养一下的女主人公,碰到这种境遇,也就无能为力了。所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乃是女主人公苦闷象征的最集中表现。 当一个人苦闷难熬的时候,往往要设法排遣。作为“女中之杰”的李清照,她常常要与不幸的命运抗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古人借酒消愁的事例霎时涌来,清照喝了“三杯两盏淡酒”,但哪里能敌得过急促凛冽的秋风袭击呢?“晚来风急”的“晚”字,据《草堂诗余别集》及朱彝尊、汪森编《词综》及张惠言《词选》皆作“晓”字,是可从的。 故词的
物境与心境交互染色——《声声慢》赏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高中语文教师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