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古诗词鉴赏品读人生失意处的诗意表达
文化目标思维目标在学习本单元作品的基础上,联系对既往文学作品的学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创作文学短评。 语言目标疏通诗歌大意,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建构运用发展提升传承理解单元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经典诗歌作品,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审美目标鉴赏创造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读”学习重点课时安排教学内容通读制作卡片 读懂诗意第1课时疏通八首诗词大意,总结诗歌内容。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第2课时了解八位诗人人生履历和诗歌创作背景。诵读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第3课时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以读会情。赏读鉴赏品析 解读诗法第4课时单篇精读《短歌行》,学习意象。第5课时联读《归园田居》《登高》,缘景明情。第6课时对比阅读《赤壁怀古》《声声慢》,体味风格。第7课时联读《短歌行》《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用典。悟读自主赏读 撰写诗评第8课时单篇自主赏读,创作诗歌短评,制作班级诗话。主题总结 以笔会友第9课时总结八位诗人的人生境遇,体味生命诗意。
自主赏读诗词例赏《琵琶行》,认识文学短评选择切入点,学写文学短评创作诗歌短评,制作班级诗话创作诗词小序汇总表格,知人论世映射文本,体悟情感创作小序,以意逆志缘景明情诗词诵读会诵读展示,各显神通组际评价,点出优劣赋分评比,推选佳作第三课段知人论世第二课段诵读体味第一课段疏通诗意第四课段鉴赏诗法品读人生失意处的诗意表达第五课段撰写诗评第六课段主题总结笔友结交总结人生失意品味生命诗意选择笔友交流数典明意找寻意象,解读典型描绘画面,体会意境置身诗镜,缘景明情典为何物,辨明原旨用典何故,解读意旨用典何效,品味妙旨制作诗意卡片制作卡片,疏通诗意组际交流,质疑解惑规律总结,解诗家语单元框架:一本体·六任务·九情境·二十一活动
标题内容第七课时鉴赏品析 解读诗法 读典明意,体悟用典之妙联读《短歌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习支架1 用典,指运用典故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典”指经典,泛指历代典籍中的言辞成语;“故”指故实,泛指古今事类。典故可分为:语典、事典和语事混合典。 刘勰《
《短歌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课件29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