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二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三则
教学设计
一
: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
学习活动
一
:光荣的劳动,杰出的贡献(阅读与概括)
通过“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我们了解到: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在人物通讯中,农学家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
做
出了重大贡献,售货员张秉贵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了几代顾客的心,科学家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与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所有这些,都展现了优秀的劳动者在不同岗位上以辛勤劳动与创造为社会
做
出巨大贡献。作为新闻评论依据的新闻事实,新时代的劳动者坚守工匠精神,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通读本单元的课文,概括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通过怎样的不懈努力,
做
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可以用表格、演示文稿或纲要的形式整理,在班级汇报。
学习活动二:责任与奉献,辛勤与创造(梳理与探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可以发现:优秀的劳动者
做
出的杰出贡献,是他们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坚守工匠精神的劳动者的高超技艺,体现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来自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从古至今,辛勤的劳作带来丰收的喜悦,劳动塑造了人的思想品格,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组织学习活动,可以在阅读概括单元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中体现的劳动者的精神品格,感受其中表现的劳动的美好与欢乐,从而探究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在分析课文中表现的优秀劳动者内在精神品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梳
理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查找资料,如探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关系等。可以指导学生就梳理与探究的成果,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论谈谈自己的体会,在班级交流后再整理汇总。
学习活动三:报道典型人物,评论社会热点(感悟与分析)
阅读与概括,梳理与探究的学习过程,会导向对单元文本的深层阅读;阅读人物通讯,就自然会有新闻场景生动再现、先锋人物风范长存之感;分析新闻评论,自然会感受其针对性和指导性。这些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是如何实现这样的效果的
?
分析这些实用性文本的特点,学习并掌握其表达方式,感受其具有的表达效果,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三篇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三则【第二单元】【必修上册】【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