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琵琶行(并序)》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分层作业 答案 详解 单元解读 单元复习 单元测试 单元学习任务 写作素材 DOCX   5页   下载307   2024-05-09   浏览321   收藏583   点赞6035   评分-   3617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琵琶行(并序)》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页
《琵琶行(并序)》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8 . 3《琵琶行》(并序)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4 0 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基础达标 1.下列对《琵琶行》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弟走”两句,一写亲人离散,一写容颜渐衰,写出了琵琶女生活遭遇的变化。 B.“门前冷落鞍马稀”描述了琵琶女的境况:色衰后,再也没有人来听其弹奏。 C.“重利轻别离”揭示了商人的价值观念,这决定了琵琶女必定时常独守空船。 D.琵琶女梦见“少年事”,不禁联想到当今的情况,今昔的对比让她伤心落泪。 2.对下列诗句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两句诗既表示出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又表达出对自身处境的无限感慨。 B.“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C.“春江花朝秋月夜”: 寥寥七 字,其内容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朝夜两时,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D.“座中 泣 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3.对“东船西舫 悄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 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 宕 开一笔, 写环境 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4.“瑟瑟”这个形容词,唐朝诗人很少使用,而白居易一人就使用了15次,形成了独特的“瑟瑟体”。《国语词典》为此词列出了三种义项: A.碧绿的宝石      B.形容风声      C.形容寒冷瑟缩的样子 (1)你认为“枫叶 荻 花秋瑟瑟”中的“瑟瑟”应属于哪种义项?( ) (2)下列白居易诗句中的“瑟瑟”又分别属于哪种义项? ① 未秋已 瑟瑟, 欲雨先沈沈 。(《太湖石》)( ) ②烟月 苍苍风 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题清头陀》)( ) 5 .理解性默写 (1)(2022全国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2021全国乙卷)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全国卷Ⅰ)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
3083《琵琶行(并序)》4分层作业(原卷)-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