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说“木叶”》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同步教学 教案 学案 课件 作业 答案 详解 DOCX   5页   下载524   2024-03-12   浏览295   收藏744   点赞4442   评分-   2413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说“木叶”》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1页
《说“木叶”》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文体、作者及其学术成就。 2.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体会作者阐释说明的严谨准确以及逻辑推理的缜密有序,感受科学精神,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征。 学习重 难点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体会作者阐释说明的严谨准确以及逻辑推理的缜密有序,感受科学精神,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 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征。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任务 一 : 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林庚以及本文的文体和创作背景。 2. 查找相关资料,明确意象和意境的内涵。 课中学习任务: 任务 一 :阅读文本,理清论述脉络,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 任务二:研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分析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意象 场合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联想 (落)木 (叶) 树(叶) 任务三:结合课文内容,赏析诗句中“木叶”意象的作用。 诗句 赏析 袅袅 兮 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下,江波连, 秋月照浦云 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九月寒 砧催木 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任务四: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落花” 意象的艺术特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 落红满路无人惜, 踏作花 泥 透脚香 。——杨万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 唯有 落红官不禁 ,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 谁把青 钱衬落 红,满地无人扫。——舒亶 ( dǎn ) 任务五:分析概括文章艺术手法 学后反思 自我测评 答案 课前学习任务 一 : 作家介绍: 作者简介:林庚(1910- 2006), 字静希 。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文学史家,在文学、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20世纪30年代,林庚在清华大学读书,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园“四剑客”;晚年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现当代著名的人文学者如张中行、吴小如、袁行霈、沈泽宜等均为其弟子。林庚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出版过《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3091《说“木叶”》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