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自【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第
三
单元
教学设计:
依托单元学习任务的板块式设计
依托教材设定的单元学习任务,参照教材课文的自身特点和编排结构,分三个板块实施教学。
板块
一
:思路与逻辑
重点研读《中国建筑的特征》与《说“木叶”》,主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1.找出文章中的主要概念,用图表的形式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探讨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述的。
2.分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说“木叶"》一文中的“暗示性”问题,并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探究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各民族建筑之间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梁思成提出的“可译性”问题,其他的领域中存不存在着这样的
“可译性”问题;比如列举所学的诗歌,探讨其中具有“暗示性”的意象,探究其暗示性的由来。
3.有人对《说“木叶”》的严谨性提出了商榷意见,搜集、阅读相关的商榷文章,写一篇文献综述,反思并重新评估课文《说“木叶”》的研究方法。
板块二:语言与文体
重点研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主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1.以图表的形式梳理文章中展示的科学研究、早期探索的过程,标出那些对科学家的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
2.科学研究的艰辛与科学发现的乐趣,在两篇文章之中是如何具体展现出来的?
3.思考:两位科学家是如何让公众了解他们的工作,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研究的原理与探索过程的?
板块三:表达与场合
在板块
一
(思路与逻辑)和板块二(语言与文体)的学习基础之上,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拓展阅读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器》、杨文丰《自然笔记》等作品,班内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2.结合单元学习任务四,完成一篇阐释事理的文章,并在班级内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分享自己对某一事理的认识和发现。
教学设计:依托单元学习任务的板块式设计【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