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全面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生
活。审视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关注技术进步的社会意义,以及
在科技带动的社会变革中涌现的各种哲学、伦理问题,用理性思
考观照文明进程,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文化视野和基本素养。
本单元所选作品,涉及当下科技发展的前沿课题,但都深人
浅出,有趣又好读。《电脑能有精神吗? 》认为电脑的智能反应只
是一种算法优势,电脑程序并不能代替人类的精神和意识;《认知
之光》则与之针锋相对,认为技术的发展终将创造出堪与人脑匹
敌的智能;《破译遗传密码》详尽地叙述了从发现DNA 双螺旋结
构到破解遗传密码的复杂过程,展示了科学发展的真实逻辑;《论
技术科学》对技术科学的发展作了回顾与展望,探讨了自然科学
与技术科学的关系及它们各自的特点,重点论述了技术科学的研
究方法。这些学术作品,有基于科学、伦理的探索和交锋,有对
生命密码的科学解读,还有对科学规律的总结与思考,都彰显了
科学认知的理性精神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
学习本单元,要通过各篇课文文本中语言的实际建构,进一
步熟悉学术论著明确核心概念,组织有效判断,进而完成合理推
理的思维一语言过程;要尝试把握学术论著组织长句和复杂段落
的常见形式及其特定表达效果,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升逻辑素养
积累语言经验,并在自己的思考和表达中加以运用。
15
电脑能有精神吗?
罗杰・彭罗斯
引 论
电脑已能以人类远远不能企及的速度和准确性实现原先属于人类思维独霸领域的大量
任务。我们对于机器能在体力方面超过自己早已司空见惯,那并不会引发我们的紧张。相
反地,我们还会因为拥有以巨大的速度,以几十人都相形见细的效率来完成任务的机器而
感到由衷高兴。机器的这样一些成就丝毫都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心。但是,能够进行思维
是人类的特权 正是思维的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取得了相较于其他
生物而言更加令人骄傲的成就。如果有朝一日机器会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
超越我们,我们是否甘心于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奉上那唯一的特权呢?
机械仪器究竟能否思维(也许甚至会体会到感情,或具有精神),不是什么新问题。
但是,现代电脑技术时代的来临赋予这个问题一种新的冲击力。这一问题触及哲学的深刻
底蕴。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精神?精神真的存在吗?假定这些都存在,思维
的功能在何种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身体结构?精神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5第五单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用书】OCR识别可选择复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