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 盆星t 一六
牙寺一~月-I
“系统”与“贯通”是现代学术研究的两个相互联系的追求:
方面,“分科治学”是现代学术工作的基本研究方式;另一方面,
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乃至人文、社会、 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综
合,又是学术研究不断开拓视野、取得突破的重要动力。
本单元所选课文涉及哲学、史学、 自然科学方法论等多个方
面。《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论述了中国哲学超道德价值的功
用;《时间、年代学和中国的历史编纂》讨论了中国古代史学独特的
编纂逻辑和成就;《五千年的历程》带领我们亲历科学技术发展的艰
苦和辉煌;《假说》讨论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思想方法。期
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对学术研究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有更多了解,并积累阅读学术论著的经验,培养质疑探究、求实
创新的学术精神,形成自己的学术趣向。
阅读时,首先要认真理解文章的观点和论断,仔细揣摩作者
运用比较思维或假说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
径;要自主进行“反思”的实践,培养理性思考的习惯;还要学
习注释、例证在学术论著中的运用,了解一般的学术规范,培养
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思维能力。
1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冯友兰
(I)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
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 “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
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
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所说的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
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
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
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的舞
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照西方某些哲学家所说,为了思想,我们
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
“思想我们的思想”。
凡此种种“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就连人生的概念本身,宇宙的概念本身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1第一单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用书】OCR识别可选择复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