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的活动构成了复杂的社会现
象。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一般称为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
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
社会科学研究往往涉及意义、价值等主观因素,但更重视通过定
性、定量、实验等研究方法,探寻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
本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某些规律。《社会
契约论》(节选)提出了一种关于国家和政府起源的学说,意在宣
扬“主权在民”的思想,显示出非凡的理论勇气和思想力量; 《成
见》阐释了“成见”在公共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如今这个词
语已超越传播学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 《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
与维护》立足于文物建筑的复杂性,充分考虑其重修与维护工作
涉及的社会与现实因素,阐发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许多重要原则。
学习本单元,应该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与方法,比
如,研究的对象与问题要明确,核心概念要内涵准确、外延清晰,
立论的前提假设与切人角度要合理,理论思辨要与具体分析相结
合,等等,同时,也要深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和借鉴文
章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条理和富于说服力的语言。
社会契约论(节选)
卢 梭
第一章 第一卷的题旨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
他一切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么才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
我自信能够解答这t 问题。
如果我仅仅考笋强力以及由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
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栓桔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
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
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
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
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问题在于要懂得这些约定是什么。但是在谈到这一点
之前,我应该先确定我所要提出的东西。
第三章 论最强者的权利
即使是最强者也绝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
从转化为义务。由此就出现了最强者的权利。这种权利表面上看来像是讥讽,但实际上已
经被确定为一种原则了。可是,难道人们就不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名词吗?强力是一种
物理的力量,我看不出强力的作用可以产生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3第三单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用书】OCR识别可选择复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