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家随笔
悟读书
真谛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群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
了解随笔的特点,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整合随笔的知识点,掌握随笔的相关知识。
2
.
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感知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3
.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
鉴赏重点语句,
品析文章
的语言及表达的艺术性。
4
.
研究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理解
读书
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掌握随笔的相关知识,
品析文章
的语言
,
从中领悟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的写作风格。
难点:
感知作者对
读书、图书馆
的喜爱之 情,领悟作者的赞美、崇敬观点。
理解读书对人
生的意义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把握基础知识
了解文章内容
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 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俄罗斯俗语说,“与其无 教养,不如莫生育”。这从正反面说明了教养对人的重要性。然而,想要获得真正的教养就得读书,读经典著作。
读什么样的书?
最好去哪里读书呢?
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
王佐良的 《上图书馆》回答了我们。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也说:“如果天堂存在的话,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让我们
走进黑塞和王佐良的作品,
品读书
之乐,悟人生之道。
学习任务
预习任务:
1
.
预习课文,自由诵读,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
.
搜集整理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3
.
搜集整理随笔的相关知识。
学习任务
一
:知人论世 ,明晰背景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预习成果:作者资料、写作背景。
1
.
作者简介
黑塞
赫尔曼·黑塞(
HermannHesse
,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
作家
,
诗人
。出生在
德国
,1919年迁居
瑞士
,1923年46岁入
瑞士
籍。黑塞一生曾
获多种
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
诺贝尔奖
、
歌德奖
。1946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
瑞士
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
彼得·卡门青
》《
在轮下
》《
悉达多
》《
荒原狼
》《
东方之旅
》《
玻璃球游戏
》等。他的文学作品多以小市民日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流露了同时代人的某些绝望情绪,被德国诗人雨果·巴尔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著名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
6130《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联读1 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