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
六
单元
·资料链接
谁在没落?
鲁迅
五月二十八日的《大晚报》告诉了我们一件文艺上的重要的新闻:
“
我国美术名家刘海粟徐悲鸿等,近在苏俄莫斯科举行中国书画展览会,深得彼
邦
人士极力赞美,揄扬我国之书画名作,切合苏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义作品。
爰
苏俄艺术界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
概
。自彼
邦
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
……
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此事已由俄方与中国驻俄大使馆接洽,同时苏俄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亦奉到训令,与我方商洽此事。
……
”
这是一个喜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我们当欣喜于
“
发扬国光
”
之后,还应该沉静一下,想到以下的事实
——
一
,倘说:中国画和印象主义有一脉相通,那倒还说得下去的,现在以为
“
切合苏俄正在盛行之象征主义
"
,却未免近于梦话。半枝紫藤,一株松树,一个老虎,几匹麻雀,有些确乎是不像真的,但那是因为画不像的缘故,何尝
“
象征
”
着
别的什么呢?
二,苏俄的象征主义的没落,在十月革命时,以后便崛起了构成主义,而此后又渐为写实主义所排去。所以倘说:构成主义已渐没落,而写实主义
“
引成欣欣向荣之概
”
,那是说得下去的。不然,便是梦话。苏俄文艺界上,象征主义的作品有些什么呀?
三,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何尝是象征。它除了白鼻梁
表丑脚
,花脸表强人,
执鞭表
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那里还有什么说不出,做不出的深意义?
欧洲离我们也真远,我们对于那边的文艺情形也真的不大分明,但是,现在二十世纪已经度过了三分之一,粗浅的事是知道一点的了,这样的新闻倒令人觉得是
“
象征主义作品
”
,它象征着他们的艺术的消亡。五月三十日。
(选自《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谁在没落?【必修上册第六单元资料链接】【高中语文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