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陈莲春 学 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论语》中关于“学”的论述,进而理解儒家“下学上达”的思想内涵。 2.探究《论语》中有关“好学”的章句,总结孔门学习方法,以助益于自己的学习。
温故知新,理解“学”的内涵。下列《论语》中的成语都与“学习”相关:温故知新 闻一知十 举一反三 不耻下问 发愤忘食 学而不厌 好古敏求 择善而从 升堂入室 学优则仕
学习任务一★你认为“学而篇”第一章居于《论语》开篇的意义是什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篇“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朱熹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觉悟也。 ——《说文解字》习,数飞也。 ——《说文解字》朋,比也;朋,类也。——《广雅》君,尊也。 ——《说文解字》君子是一个贯穿《论语》始终的概念。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 学习让人快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2. 学习要反复实践。☆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习须择善而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4.学习是为自己成德。☆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以学求仁
整合提炼,理解“好学”的内涵。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⑵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⑶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⑷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
学习任务二★《论语》中“好学”一词出现了16次。在理解上述《论语》中关于“好学”的章句之意后,再联系下面的章句,谈谈你对“好学”的理解。☆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
高二【语文(统编版)】《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