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训诫
《老子》
第8课 智者的训诫 (共不一083
‘甲 ,7云、 、、
导读: 《老子》难解
M心’么8
泌“‘尸
《老子》非常难解,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点。
第一,文体上的原因。 《老子》属于格言类文体,讲的大都是无语境又言
简意赅的道理。与之相比, 《论语》虽然也讲大道理,但尚有一定的情节,理
解起来还不十分困难。所以,语境的缺失给《老子》的理解造成很大障碍。
第二,版本上的原因。 《老子》也叫《道德经》 ,分为《道经》和《德经》
两部分。大体上说,前者多讲理念和道理,后者多讲方法。常见的版本是《道经》
产、-~2 口、z 、了“….沪
在前《德经》在后,但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老子》却是《德经》在前《道经》
在后,文字上与通行本也有较大差异。后来,在湖北又发现了竹简本的《老子》,
文字上的差异更大。这么多版本,我们以哪个为准呢?以广为流传的通行本为
基础讲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老子》的原意;以出土的帛书、竹简本为基
础讲课,较贴近《老子》的原貌,却又会和我们的习惯性认识发生冲突。
可见,老子确实不好讲。
今天,我要讲的《老子》 ,会以贴近《老子》的原貌的帛书本为准,这在
文字上会和教材上的选文有些出入。而且,我将舍弃教材中的一些文段,增加
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文段,力图就《老子》中的一两个问题挖掘一下,让大
家对《老子》的重点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失去
重点。
本课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大道何谓;第二,无为。
084几玉北京四中语文课
重点解读:大道与无为
・1.大道何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 以观其妙;恒有欲也, 以观其所
激(jio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一章》 )
我先试着串讲一下文意:
“道”这个字,如果认为可以涵盖大道全部的话,那这个道肯定不是永恒
的大道了。 “名”这个字,如果认为可以涵盖事物的全部的话,那这个名肯定
不是永恒的名了。万物在开始时,并没有名字。万物产生之后,会给他们命名。
这就像妈妈生小孩一样,小孩出生后,会起一个名字来称呼他。无欲,能坐观
其变,尽得其妙。有欲,必有所求于外物。无名的万物和有名的万物同出于道,
虽然一个叫无,一个叫有,其实是一回事。道就像一个又深又黑的大洞,这洞
是众妙之门。
这样串讲了一遍,同学们可能还是一头雾水。 《老
08智者的训诫-《老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