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 知识清单 单元测试 单元研习任务 写作 作业 答案 详解 教学设计 教案 同步学案 导学案 教学课件 DOCX   9页   下载327   2024-05-08   浏览302   收藏753   点赞808   评分-   12200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沁园春·长沙》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页
《沁园春·长沙》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吟咏青春之歌,激扬青春旋律 ——《沁园春 ∙ 长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把握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 2.品读课文,深入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的情怀和胸襟。 3. 开展 古诗词 朗诵 比赛 ,激发学生阅读诗 词 的兴趣,提高古诗词 的 鉴赏水平 。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1.把握关键词语,体会炼字的精妙之处。 2. 开展朗诵 比赛 , 激发诗词阅读的兴趣。 难点: 从情景交融角度品味意象和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 1.查找资料,回顾所学:梳理并分享词的文体知识,如词的定义、特点、题目、分类等内容。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词作大意,有疑问处,小组一起交流、探讨。 3 . 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这首词分上下两片(阙), 请展开 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上下片的画面。 1 . 文体知识 ⑴定义 : 词,又称 ,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满江红”“定风波”“水调歌头”等。后来 逐渐跟 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⑵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 女儿名沁水公主 ,她的 园林名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 作诗 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⑶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 :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⑷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 阕 、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词作大意,有疑问处,
1010《沁园春·长沙》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