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青春之歌,激扬青春旋律
——《沁园春
∙
长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把握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
2.品读课文,深入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的情怀和胸襟。
3.
开展
古诗词
朗诵
比赛
,激发学生阅读诗
词
的兴趣,提高古诗词
的
鉴赏水平
。
学习重
难点
重点:
1.把握关键词语,体会炼字的精妙之处。
2.
开展朗诵
比赛
,
激发诗词阅读的兴趣。
难点:
从情景交融角度品味意象和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任务:
1.查找资料,回顾所学:梳理并分享词的文体知识,如词的定义、特点、题目、分类等内容。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词作大意,有疑问处,小组一起交流、探讨。
3
.
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这首词分上下两片(阙),
请展开
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上下片的画面。
1
.
文体知识
⑴定义
:
词,又称
,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满江红”“定风波”“水调歌头”等。后来
逐渐跟
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⑵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
女儿名沁水公主
,她的
园林名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
作诗
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⑶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
: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⑷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
阕
、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词作大意,有疑问处,
1010《沁园春·长沙》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