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烛 ——为理想而献身的青春底色年 级:高一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杨海威 学 校: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
《红烛》
1 何谓“意象”? 象,物象;意,情感或哲理。 3 上述特点举例: “花”与“鸟”意象2 “意象”特点: 同一物象,被不同的情感或哲理包裹,会变成 不同的意象。
“蜡炬”与“红烛”
文艺评论中总能看到一个术语,叫“意象解构”,它指的是诗人经常将一个完整的意象,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来表情达意。 请大家找出“蜡炬”这个意象在李商隐的诗中主要被分解成了哪几个部分,“红烛”这个意象在闻一多的诗中主要被解构成了哪几个部分,并结合诗句尝试比较它们的象征意义是否相同。
“蜡炬”被分解为“灰”和“泪”两个部分; “红烛”被分解为“色”“灰”“泪”“光”四个部分。其中,“灰”和“泪”是蜡炬和红烛所共有的,“色”与“光”是红烛独有,而蜡炬没有的。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明确将红烛的红,类比为红心的红。 红心的红:赤诚、热烈、忠诚; 根据作者的类比,同理推之: 红烛的红色也是代表赤诚、热烈、忠诚。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光”象征着红烛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
“蜡炬”与“红烛”的“灰”和“泪”象征意义的不同: “蜡炬”的“灰”象征着因不能承受相思之苦而逐渐残损、衰亡的躯体; “红烛”的“灰”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自我牺牲后还能培育花果的脂膏; “蜡炬”的“泪”象征着相思的悲伤之情。
“红烛”的“泪”象征着因理想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着急焦虑之情。 依据:“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蜡炬”象征着因不能承受相思之苦而陷入悲伤无法自拔的忠贞;“红烛”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牺牲自我的理想人格的化身。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闻一多笔下“红烛”意象的象征内涵和所寄情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诗人每次面对“红烛”的情绪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每节诗歌的开头,诗人咏叹“红烛啊!”,这背后的情绪都不尽相同,请你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诗人在每节诗歌中咏叹红烛的不同情绪。
第一节:对红烛的赞颂; 第二节:对红烛的困惑;
《红烛》——为理想而献身的青春底色-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