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陈莲春 学 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论语》中关于“诗”的章句,进而理解儒家的“诗教”传统。 2.理解孔子对《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从而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及美学原则,以提升审美能力。
学习任务一⑴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⑵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罕》)翻译: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先代典籍、道德行事、忠诚、守信。翻译: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自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
学习任务一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学习任务二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翻译:孔子说:“鼓舞善心,激发道德意识在于学《诗》;端正行为,使人卓然自立就要学礼;陶冶人的性情,养成完美人格在于学乐。”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⑵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翻译: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习《诗》呢?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近可用于事奉父母,远可用于事奉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兴,孔安国注为“引譬连类”,朱熹注为“感发志意”。《论语》之例☆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类”,指的是社会伦理道德原则,核心是仁。礼,以忠信为本。
★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主要是“观”人们的道德精
高二【语文(统编版)】《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