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
二
单元
资料链接
《兼爱》鉴赏
孙中原
兼爱是墨子人文学说的纲领和精髓。兼爱,就是全人类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身份等级的贵贱,普遍平等地相爱互助。《孟子·滕文公上》理解墨子兼爱,是爱无差等。
墨子“兼爱”的原则,是为别人就像为自己。墨子引《诗·大雅·抑》说“无言而
不
仇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兼爱”是墨子仁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墨子后学发挥说:“仁,爱也。义,利也。”“仁”的实质是“爱”,“义”的实质是“利”。
“
仁爱”和“义利”紧密相连,可以互相解释,互相定义。
墨子的“兼相爱”和“交相利”密切结合。“爱人”就要“利人”。“兼爱”是墨子心目中“贤人”的高尚品德。做贤人的标准是,有力量的就赶快帮助别人,有财的就尽量分给别人,有道的就积极教诲别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手工业行会成员间互助互利原则的理想化,是农工商人朴素平等愿望的理论升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兼爱是墨子希望实现的一种道德理想、要求和愿望。墨子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不相爱”的弊端,祸
篡
怨恨都由不相爱产生:
强必执
弱,
富必侮
贫,贵必傲贱,
诈必欺
愚,从而造成社会混乱。针对不合理的现实,墨子主张天下“必知乱之所自起”,也就是找到社会混乱的原因,就像治病要知道病因才能治好一样。
墨子把“兼爱”思想,看成治理社会混乱的药方,孜孜不倦地劝人兼爱,积极地运用教育游说手段,宣传兼爱,希望当权者和王公大人以及士君子接受和实现兼爱的思想。
墨子借天下士
君子之口说:“您的兼爱学说,好是好,可是有什么用呢?”
墨子说:
“
如果真的没用,那么连我也要反对。再说,世界上哪里有好的,却没有用的东西呢?”墨子像编剧本一样,假设了两个角色,一个叫“兼士”,是赞成兼爱学说的知识分子;一个叫“别士”,是反对兼爱学说的知识分子。
别士说
:“我怎么可能对待朋友,像对待我自己,对待朋友的父母,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呢?”于是他看见朋友缺衣少食也不予帮助,朋友生病了也不帮着延医治疗,朋友去世了也不帮着治丧。
兼士说:“我对待朋友,像对待自己。对待朋友的父母,像对待自己的父母。”看见朋友缺衣少食就接济资助,朋友生病了就为他延医治疗,朋友去世了就为他尽心治丧。墨子又假定第三位角色,披着铠甲,戴着头盔,就要出发参加野战,还不知道未来的死活。假定第四位角色,受命
出使巴越
齐楚,能否活着回来也不知道。这时要把父母妻子托付给朋友照管,是托付给兼士
《兼爱》鉴赏【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