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创新教学设计
映潮品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奥妙之处
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简短简明简要,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一读就懂,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其实不然,它像一个万花筒,
“
一摇又是一朵花
”
,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很多需要我们
细细品析的
地方。
下面我们用评点的方式对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进行欣赏。
赫
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点明人物、事件、地点。点明
赫
耳墨斯下凡的目的。一个
“
想
”
字表现出事件本身的讽刺性,说明
赫
耳墨斯认为自己一定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他很想知道这种尊重到了什么程度。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
耳墨斯又笑着问道:“
赫
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对话的特点是:问者有意,答者无心。问者的有意表现在他开口就问众神的首领、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的价格,接着又问
赫
拉的雕像的价格。这两个比较点的选择很深刻地表现
赫
耳墨斯的自不量力。
后来,
赫
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会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是故事的高潮。一个
“
想
”
字进一步写出了
赫
耳墨斯的狂妄。作者巧妙地运用寓言中常用的揭示矛盾的
“
反差
”
之法,写出了
赫
耳墨斯期望受到更大的尊重和客观方面的一文不值,突现了故事的深刻讽刺性。下面我们重点赏析其
“
情节陡转
”
的手法。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手法,精妙的是
“
蓄势于前,急转于后
”
。
“
蓄势
”
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含有
“
积蓄力量
”
或者
“
积蓄了充分的能量
”
的意思。文学作品中的
“
蓄势
”
,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手法,一步一步地描述事物,形成氛围,以达到对文章的意旨进行开掘或者为文学作品高潮的到来进行充分铺垫的目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
“
蓄势
”
表现在:首先,
赫
耳墨斯自认为自己是受到人们尊重
的;其次,他知道宙斯的雕像价值
“
一个银元
”
之后便洋洋自得起来;最后,当知道
赫
拉的雕像
“
还要贵一点儿
”
之后,他心中更加暗自得意。可以说,故事的第三问,即问了自己的雕像之后,
赫
耳墨斯心中等待的就只是雕像者的又一句这个
“
还要贵一点儿
”
的话语了。
有意思的是,故事情节在此发生了巨大的跌宕和陡然的转折,雕像者的一句
“
假如
1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中编:文学作品创新教学设计】